网上很多新闻说小孩玩干燥剂的时候发生爆炸,更甚者会伤及眼睛,非常危险。那源弘诚小编为了解开这个奥秘,特意做了一次实验,看看干燥剂是怎么发生爆炸的。
许多食品、衣服、鞋子等包装盒里,都有一小包干燥剂,目的是为了降低盒子里的湿度,防潮防霉。不同的食品使用的干燥剂种类也不近相同,记者分别测试了几种干燥剂:硅胶干燥剂、氯化钙干燥剂、生石灰干燥剂。发觉只有生石灰在特定的条件下,才会发生爆炸。下面来看看到底是什么条件呢?爆炸的威力又是多大?
实验用具:石灰干燥剂、水、温度计
实验目的:检验石灰干燥剂在水中的变化
▲【记者实验】
石灰干燥剂遇水“沸腾”,升温明显
记者走访我市一些大超市发现,在饼干、雪饼、仙贝、海苔等零食包装里,都有一小包干燥剂。记者从超市购买了几包仙贝,开包取出包装袋里的石灰干燥剂,看到石灰干燥剂包装上赫然写着不可食、不可浸水、不可开袋、不可玩耍等警示字样。
实验一:
记者找来一个塑料空瓶,然后倒入半瓶左右的水。随后,记者将石灰干燥剂外包装撕开,将灰白色颗粒状的石灰干燥剂倒入装有水的瓶子中,拧紧瓶盖,摇动几下瓶子后,干燥剂“沸腾”起来,咕嘟咕嘟开始冒泡,不时有白色的水蒸汽冒出。
几分钟后,瓶身膨胀,摸起来鼓鼓的,而且很热。5分钟后,瓶身膨胀更明显,而且温度升高,有点烫手。此外,瓶子底部已经变形。
实验二:
为了进一步检验干燥剂的威力,记者决定把干燥剂放入热水中检验。
记者准备了3小包的干燥剂和一小杯70℃热水。在没有加入干燥剂时,水面非常平静。记者将干燥剂外包装撕开,将干燥剂倒入水中,水面开始沸腾。记者再轻轻地盖上盖子,不到半分钟,杯盖随即被顶起,热水不停地沸腾、溢出。
这样的情景大约持续了两分钟,记者测了之后水的温度,足足升高了20℃左右。
▲【专家观点】
氧化钙遇水瞬间释放大量热量,易发生爆炸
对此,记者请教了专业的物理老师陈老师。陈老师告诉记者,实验中所用的石灰干燥剂里含有氧化钙成分,氧化钙遇到水后,会发生化学反应,生成氢氧化钙,同时释放热量。
一般情况下,石灰干燥剂与水结合,会马上出现化学反应,实验中出现的滞后现象,是由于石灰干燥剂里添加了固化剂,这是一种保护措施。另外,满足爆炸的条件有两个,一是密封空间,二是放热生成大量气体,两者缺一不可。新闻报道里的男孩因误将干燥剂放入保温杯中,满足了以上两个条件,才发生了爆炸。
如果在密封容器内遇到水,瓶内的氧化钙量比较大,反应产生的热量会使瓶子膨胀,严重的会使瓶子爆炸。“这个化学反应还与药剂的用量有关。实验中,如果干燥剂中的生石灰量多些,水量略微少一些,说不定已经发生爆炸了,太危险了。”陈老师说。
据了解,干燥剂有很多种,例如无水硫酸钠、氯化钙等等,制作食品干燥剂的原料主要有两种:硅胶和生石灰。比较安全的要数硅胶干燥剂了,硅胶干燥剂无水时为蓝色颗粒状,吸水后变为粉红色的颗粒,但价格贵一些,比较适合食品行业,因为它很安全,就算误食了也能经过粪便排出,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。
此外,陈老师说,由于氢氧化钙是碱性物质,有腐蚀性,如果溅入眼中可能会造成灼伤。氧化钙进入眼睛不光损伤眼球表面,还会向深层渗透下去,结膜、角膜甚至眼睛内部组织都会受到损伤。
▲【记者调查】
多数干燥剂外包装上未提醒遇水可能会引起爆炸
记者调查发现,许多食品、衣服、鞋子等包装盒里的干燥剂虽然写着“不可食用”“不可浸水”“不可开袋”“不可玩耍”“幼儿勿取”的字样,但并没有提醒消费者,石灰干燥剂在密封瓶中遇水可能会引起爆炸,而且外包装上的提醒往往被人忽视。
此外,记者采访了多位家长,询问他们如何处理干燥剂。很多家长表示,他们平时没留意干燥剂的危险性,往往吃完食物,就将包装袋内的干燥剂随手一扔,有时即便看到干燥剂外包装有破损也直接扔到垃圾桶,并不知道干燥剂遇水会发生反应。还有些家长表示,吃完食品后会把食品干燥剂留下重复利用,或把干燥剂储存在瓶子里。其中有位家长还告诉记者,有回她发现婆婆还拿干燥剂给孩子玩,“这样想来,真是危险。”
▲【小贴士】
石灰干燥剂飞溅到眼中要赶紧用水冲洗
为了降低包装袋中的湿度,防止食品变质,许多食品包装袋中都能看到食品干燥剂。食品开袋后,家长应及时收集妥善清理其中的干燥剂,尽量减少未成年人直接接触干燥剂的机会,以免发生意外。同时,一旦发生意外,干燥剂飞溅到孩子眼睛或皮肤上,强碱会引起眼角膜、结膜烧伤,应该尽快用清水冲洗,处理时切忌用手揉搓双眼,以免强碱颗粒进一步摩擦损伤视网膜,清洗后应迅速送孩子去医院就诊,请专业医师做进一步处理。
遇到孩子误服石灰干燥剂,务必不要催吐,以免造成更大的灼伤,可立即口服牛奶或水,一般按每公斤体重10毫升服用,但总量不要超过200毫升,因为饮水过多可诱发呕吐。另外,不能用任何酸性物质来中和,因为中和反应释放出来的热量会加重损伤。
总之,在遇到有干燥剂的食品时,首先把干燥剂拿出来放置好,再把食品给孩子吃,避免发生不可避免的事情。